校園文化
當前位置:首頁 >> 校園文化

止水之美

發布日期:2012-03-21    點擊:2659

  水以各種不同的形態而存在的?;蛄鲃?,或靜止,或沸騰,或蒸發,或奔騰,或凝固。各種形態都有其獨特的美。溪水潺潺,悅其音;靜水深流,樂其思;沸騰是水的激情在燃燒;蒸發是水的思想在升華;奔騰到海是水狂熱的追求,凝固成冰是水冷靜的姿勢。

  “清泉石上流”,這是山澗的泉水;“樹蔭照水愛晴柔”,這是小池的水;表面平靜,內心狂熱,這是水庫里的水;“白虹飲澗,玉龍下山”,這是瀑布的水;一半是天使,一半是魔鬼,這是堰塞體形成的河水;一邊走,一邊唱,這是小溪水; “銜遠山,吞長江,浩浩湯湯,橫無際涯”,這是白天遠眺的江水;“長煙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耀金,靜影沉璧”,這是夜晚俯視的湖水;像一頭暴怒的雄獅,濁浪滔滔,這是山洪水;像一條兇猛的巨龍,吞噬一切,這是泥石流。

  就我來說,就今年的水情來看,還是止水的好。

  流水,已經讓我們忙得不亦樂乎,哪有時間容我們反思借鑒?所以莊子早就說過“人莫鑒于流水,鑒于止水”。止水,是對水流動的一種補充,“一陰一陽謂之道”,“一動一靜互為根”;止水,是對水狂暴兇猛的一種反正,顯示其也有溫柔的一面;止水是對水流的一次改良,水到緩處泥沙自沉;止水,是對水流的一次休整,江出三峽,舉手投足間,少了“章法混亂,倉皇緊迫”,多了“穩鍵、優雅”。

  如果你在一條滾滾東逝的大河邊行吟,偶爾瞥見一段靜流的深潭,那將是怎樣的驚喜呀,那一段靜靜的河水,定會讓你想到五線譜上的一個休止符,大河交響曲有了這個休止符,曲調頓時有了靈魂,旋律即刻流暢悠揚起來。如果你在一條小溪旁覓詩,突然發現有一泓清池,那將是怎樣的興奮呀,那一泓清池,定會讓你想到詩歌中的詩眼,小溪有了這個詩眼,小溪頓時詩意起來,詩韻十足。

  立于止水,一定會浮想聯翩:“傷心橋下無窮碧,曾是驚鴻照影來”,照影的人是誰?傷心的人又是誰?鑒于止水,你一定會想:誰為誰傷心?誰傷誰的心?也許就是那一道影子會使你想起一個飛眼的細節,一截牽手的片段,一堆分愁別緒的碎片,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,一份有緣無分的情感。臨水照影,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會浮現在止水的倒影上,讓你記住止水的好。

  立于止水,一定會問“止水哪得清如許”?沉淀的結果。人生在世,往往也是迫不得已在滾滾人潮中隨波逐流,難免上下翻滾。其實,并不是人人都喜歡翻滾的,也不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翻滾的。人生需要沉淀,只有將所有的浮躁去掉,將鉛華洗凈,還原一個樸實無華素面朝天的你,那時的你,一定會“從容而不急趨,自如而不窘迫,審慎而不狷躁,恬淡而不凡庸?!辫b于止水,你一定會被水的清亮所感染,水尚且清亮如許,人何以堪?寫到這里,我想起了曾國藩曾經說過的一句話:“俞樾拼命著書,少荃(李鴻章)拼命做官”。這是對他的兩個弟子的評價。是啊,正如曾國藩所言的那樣,李鴻章中年開始拼命做官,一直把“官”做成一門學問——宦術。其宦術之精湛、圓熟,無人能敵,是集中國三千年宦術之大成。難怪他敢夸口:這世上唯有做官最容易,一個人若是連官都不會做,那就太低能了。晚年賣國,一個條約接著一個條約地簽,直到他“死而后已”,將一部晚清史攪得一點“清明”都沒有。俞樾“板凳坐得十年冷,文章不說半句空”,考取進士后,因人彈劾而罷官,終身不仕,著書四十年,成為晚清著名的文學家,教育家,書法家,被稱為樸學大師。誰清誰濁?不言自明。連李鴻章自己也感慨道:“下視我輩陷入泥涂如醉如夢者,不知幾時可醒耳?!敝顾粌H賞心悅目,還可以蕩滌一切世俗的雜念和煩惱。止水清清,可以濯吾心。

  靜,可以說是水的最美境界。止水之靜可以照影,止水之清可以滌心。今天,你照影了沒有?今年,你滌心了沒有?

  (2010年1 0月15日發表于《巢湖日報》副刊周末特刊望湖亭)

上一篇    十月望外下一篇    感悟孔子
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